欢迎来到亚洲第一体育
亚洲第一体育中新社新疆伊宁5月20日电 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14家主流媒体负责人,20日抵达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开启为期六天的实地参访。
吉尔吉斯斯坦《自由之山》报主编奥伦库尔·萨迪库洛夫表示,本次参访为中亚媒体人提供了充分感受伊犁自然风光、文化传统和发展成就的良好机会,期待通过这次活动向本国读者传递鲜活、真实的中国新疆伊犁故事。
其间,中亚媒体参访团将赴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霍尔果斯市等地,深入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对外开放等真实状况,并将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媒体沙龙,畅谈中外媒体间交流与合作。
今年3月,刚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南永城王庄遗址,也迎来多批次研学的中小学生。该遗址考古队领队朱光华认为,开放式考古,可以消除公众对考古发掘工作的神秘猜想,回应公众关切。
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曾引起争议,主持该项考古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潘伟斌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应争取让考古发掘工作更多地向公众开放,让公众参与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同时,考古研究人员要努力做好考古科研工作,用更具说服力的科学成果来应对各种质疑,这本身就是一个宣扬科学战胜谬误的过程。
今年“五一”假期,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以及青台遗址举行“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参观名额几乎“秒光”。考古现场,不仅有考古人员亲自讲解发掘成果,还提供考古咖啡、印章打卡、考古工具体验等。
开放发掘中的考古工地,中国多地均有尝试。譬如,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城址区、江苏徐州土山汉墓二号墓等考古遗址,已进入“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边利用”的新阶段。
作为一处正在发掘中的考古遗址,过去四年,州桥及汴河遗址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原则,与公众共享考古成果。为便于公众参观,河南文物部门在考古探方上架大棚,四周建栏杆、筑栈道,还配套研学教室等,以提升考古遗址“颜值”。
亚洲第一体育考古探方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址加固作业;探方之外,参观团队跟着讲解员的步调聆听发掘成果,这样的边发掘、边展示场景,几乎每天在河南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上演。
以往基于文物安全等因素考虑,发掘中的考古遗址多神秘且“门禁森严”,极少对外开放。近年来,文博考古持续升温,公众对考古发掘现场工作愈加关注,中国多地也在逐步探索将正在发掘中的考古遗址对社会开放。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涛表示,通过开放考古工地、开展“边发掘、边展示”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考古的研究过程,既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又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完)
“四年来,已有约5万人走进这里。”该遗址研学教师朱彦蓉介绍,公众预约成功后即可进入遗址发掘现场,不仅有专人讲解考古进程及成果,“围观”考古工作者发掘过程及目睹文物出土过程,还可体验盲盒“土层寻宝”“文物修复”。
琼山区三门坡镇是海口火山荔枝主产区之一,荔枝种植面积约6.8万亩,占海口全市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早熟荔枝基地,也是琼北最大的荔枝集散地。
精彩市集“荔”量满满。当天同步举办荔枝节市集活动,不仅展示火山荔枝和三门坡镇特色农副产品,还有荔枝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在趣味荔枝主题互动区,加油声此起彼伏,笑声不断。齐心协“荔”乒乓球拍运荔枝接力赛、快速剥荔枝壳挑战赛、荔枝知识问答、“荔”挽狂澜投掷游戏、“荔”所能及夹荔枝挑战、全“荔”以赴火山荔枝拼图游戏等多项趣味互动游戏,让民众在活动中感受荔枝收获的喜悦。
农户徐清鑫种植的火山荔枝“妃子笑”一举夺冠,获得奖金6666元。“我们采摘的荔枝是熟果,果壳外观颜色红度已经超过80%,这样的果实口感更甜,果香味更浓。”徐清鑫说,他家种植的荔枝树,因为品质好,年年不愁销路。
活动现场,“荔枝叔”评选活动颇为热闹。该活动是三门坡镇荔枝产业发展的品牌活动。此次参与“荔枝叔”评选的荔枝品种按要求均为“妃子笑”,近30户来自三门坡镇的荔农带着新鲜采摘的荔枝前来参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评委分别从单穗重、平均单果重、果色、甜度等几个方面,对农户的荔枝一一进行打分,总得分前三名的荔农获得“荔枝叔”荣誉称号。
海口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蛟在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海口市通过实施统一的火山荔枝品质管理规范,不断提升海口火山荔枝果品质量,同时通过整合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协调航空货运企业和快递企业增加航空货运和陆运干线运力,开辟荔枝运输车辆绿色通道等举措,确保荔枝产销畅通。希望三门坡镇持续做好荔枝产销工作,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让荔枝“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完)
亚洲第一体育中新网海口5月20日电 (记者 张茜翼)“520,我爱荔!”20日,海口火山荔枝主产地三门坡镇举行荔枝节活动,开启“甜蜜季节”。活动通过全方位展现“荔”文化,为民众带来新奇有趣的体验。
亚洲第一体育中新社郑州5月20日电 (记者 韩章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20日是小满节气,“中原粮仓”河南的小麦正从南向北渐次泛黄,该省多举措为大规模麦收做准备工作。
在河南洛阳,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三夏’服务”已经启动,相关机械配件已下发各地服务站,在“三夏”期间,接到用户服务请求后,一般故障6小时内修复,以高效解决用户问题,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河南是中国小麦生产大省,小麦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1斤为500克)以上。当前,该省8500万亩小麦已进入灌浆中后期,零星地区小麦已开镰收割,全省“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我们已经腾出3000万斤库容,就等小麦种子收获入仓。”河南科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松科介绍,今年企业与河南省新乡县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覆盖3万亩种子田,5月中旬仓库已做好干燥、杀菌工作,“预计大规模开镰收割在6月初,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倒伏小麦我建议做好病虫害防治,帮助小麦延长灌浆时间,静等小麦成熟。”茹振钢表示,当前豫南小麦已经成熟、豫中小麦处于灌浆中后期,豫北小麦正在灌浆,河南小麦整体长势良好,建议成熟一块收获一块,防止干热风及“烂场雨”灾害。
为备战麦收,河南18日举行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今年“三夏”期间,该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履带式收割机3万台。此外,313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716支应急抢收服务队要公布服务电话、内容和方式,一旦出现阴雨天气,立即组织抢收。(完)